《王权世界新相万千——牛河梁天下第一陵》讲座实录
主讲人:卜工
各位同行,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也很高兴来成都考古院研究院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一些研究。大家边听边思考,因为这都是我个人的看法,也不是学术界的主流看法,所以可以讨论的地方是肯定很多。
我就开始讲我这个题目了,我后来改了一个牛河梁天下第一陵,我为什么又把它改了,因为以前它不太响,中国的王陵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但是牛河梁过去是以女神庙、祭祀冢而闻名天下的,我的看法现在跟主流看法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个看法我在辽宁省博物馆,去年我就给他们讲过,我也跟他们讲了,我说“要是你要信我的话,你就得把你们新馆拆掉。”因为他们到处都贴的是女神。到底是不是女神?我们考古有很多的研究,都是不准的、想当然的。现在三星堆出来大家都已经懵了,都没听说过,为啥那么震惊?为什么那么错愕?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知识,今天记者采访我就讲了,因为中国是有两个体系,我认为在古礼方面,中国的文明实际就是礼制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
在周礼以前有一套制度,是文献没记、大家不知道的,这个制度两大体系,一个体系就是长江流域的体系,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我叫傩的体系,黄河及其以北我叫萨满的体系,这两个体系长期的在角逐、在磨合,完全不一样。长江的这个傩礼,长江文明比较开放、包容,比较奔放,浪漫主义气息比较浓郁;北方就比较稳重。以前《史记》的传统、《汉书》的传统,这边经常出才子,也都是这种系统的,你看川大有很多老师都是这样的,古蜀就是这样的,没有了,为啥没有了?中国的从古到今是北强南弱,香港有学者就讲过,从来都是用北方的这种理智系统或者是思维模式去整合这些资源。可是长江这个系统,你想讲中华民族创造精神,战天斗地全都是这边出来的,你们想你们大家都知道的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还有精卫填海,这些古老的传说都是人定胜天的,都是咱们《山海经》《淮南子》这个系统的,不是正史,为啥?是因为在磨合当中王者都是北方的,夏商周你看你要是按文献讲就是《史记》,《史记》就会告诉你:黄河中心,不会告诉你其他东西。
所以总书记讲咱们要从精神、要从制度、要从物质文化上去研究,这样才能延伸历史的轴线,增加历史内涵,丰富历史内涵,增加历史的信度,活化历史的场景。现在三星堆的发掘就是跟总书记的发言结合起来,包括金沙咱们古蜀,我们是在创造历史,我们发掘的时候,所以我为啥来讲这个?我要讲大家知道,我们要跳出古蜀,看看北方啥样,这个是长江系统。而我讲的牛河梁,以及后来夏商周的系统,他们是另一个系统,他们是黄河及其以北,萨满的系统,从礼制来讲,他们也是正宗的,他们是宗庙系统。而三星堆不是,我研究三星队二号坑,我认为它是个巡游展示系统,今天就先不讲这个,以前因为我来过几次,去年在天府论坛我也讲过,就讲二号坑,我这回也是期待着这个惊喜连绵不断,我在等待能不能有一个坑能超过二号坑,如果要超过了二号,那就不知道是啥规模了。反正从排列上来讲,这回发现了6个坑,一共8个坑,就让我们祭祀场所就比较完整起来,丰满起来了。感觉有点两两成对还分排,对吧?1、4有可能,1稍微有点远,2、3有点近,7、8然后5、6。不管你怎么排吧,好像有的专家认为是一号早,一号脸长,这个是确实你如果统计它的脸的宽长宽比,你就知道二号是肯定是脸短,七、八号是脸更短,但是有时候还怕他不出铜人头像或者是青铜面具,这就是这样的,所以可以期待的东西很多。
所以我今天就讲一下牛河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是是中国考古100年,牛河梁发现40年了,牛河梁跟古蜀文明的关系,他们都是属于中国文明大系里边的,其中最久远的就是牛河梁;三星堆是最神秘的,所以应该是有借鉴的。
讲牛河梁的学术地位。我刚才也是讲着讲着就讲歪了,我原来不想叫第一陵的,现在为了突出它,原来就叫中心大墓初探,现在我认为是它是中国最早的王陵。我就是讲两个,一个就是讲讲他的学术地位,再就是我讲我的论证,牛河梁的学术地位。我认为在中国考古发现史上,中国百年考古历史上它是最重要的一个,没有之一。这是在后边会讲的。讲到牛河梁的学术地位,我们就不能不谈一下1986年,也不能不讲中国考古学的分期,先说中国考古学分期,1921年到1950年、49年,就是30年左右,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划一期大家一点意见没有,那边都是开始草创期,接下来就进入了建中国考古学的建设期。又过30多年,到了86年,这个又到了一个阶段,就不是夏鼐的时候,夏鼐是1910年生人,他是1985年去世,1986年实际上就是苏秉琦的元年,他又走上领导岗位了,中国考古协会的理事长,但是这一年86年就非常不一样,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就有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86年不仅有三星堆两个坑,反山、瑶山大墓也是在86年,吉安大地湾地画的也是那年发的,然后是7月份,光明日报就开始报道辽西重大发现,连续报道了4次,这在光明日报的历史上可能也很少,可能和现在中央台报三星堆差不多,因为现在媒体不一样了。
现在总书记讲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认为现在讲中国学派,最早提出的是那个时候。所以我认为牛河梁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地位是最厉害的,中国学派也在这出的,满天星斗理论也在这出的。所以我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我刚才讲了,你要是按照文献搞就是黄河中心论,从《史记》到《汉书》讲的都是黄河,没有长江事,一说长江就说楚,说点《离骚》,人家都是装神弄鬼的,要么就是蛮夷,在《史记》里他自己就说自我蛮夷之地,就没把这个算到中原。这就是北方、黄河以北萨满系统对这个系统的看法,所以现在造成了我们没有这方面知识,知识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就不知道有这东西,所以一看见三星堆,就说这是外来的,不能从咱这儿过去吗?现在又有一个里程碑了,我估计要有划时代意义,就是三星堆的6坑再发掘,它整个的大棚这一搭,实验室一搭,加上总书记对中华文明定义,我估计以后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际上从86年到现在,我们经过了三次探源,第一次那就是大讨论,基本上到了20世纪,社科院考古所就搞探源工程了,一下搞了15年了。后来国家文物局又来个互联网+中华文明,又来一个探源,后来总书记提出了一个“中华文明为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的影响世界文明进程”,这就是他给文明下的新定义,这和咱们三星堆再发掘结合在一起,我认为代表着中国最新一代的考古,这个非常重要,大家不一定都这么看,但是这不能回避,早晚得涉及到这个问题,就不如咱们的三星堆,咱们成都咱们四川学者自己研究提出来更好。
这个就是这样,但是我现在讲红山文明,它近况怎么样?牛河梁曾一度风生水起,据说中国只有一个高铁站是以古代遗址命名的,就是牛河梁,去年9月份牛河梁也想要再发掘了,目前已经开始试掘,我一会会讲。从2001年第二次探源以后就没人再说红山这个事了,为啥呢?有些研究现在都基本上是以文献为主的了,探源的工程有点要往中原中心论上转移,他们对满天星斗不是很理解的,我今天还给采访我的记者讲,一个是我这次来的感受:精彩纷呈、震古烁今,这是第一感觉;第二感觉是:精致发掘、前无古人,这是绝对是最高点,这是制度优势的,只有中国能干成这样的;第三个叫经典理论、彪炳史册,经典理论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这肯定要对中国考古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他就是要突破文献,只有考古才能这样做,才能延伸历史轴线。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文献才记得多少年?对不对?关键没咱长江啥事,这就是我说探源实际上现在有点往回走的意思。因为5000年文明那是在满天星斗苏秉琦时代提的,最后探源工程结项告诉5000年是良渚,还有什么意义呢?然后红山文明就没戏了,牛河梁原来都很厉害,也没人讲了,再一个申遗也没申上,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规章,2000年之后一个国家就能申报一个,如果是在2000年以前肯定能多弄几个,他们也没赶上这个车,而且国内的审查专家一看都不够,什么周边环境、什么原始性,检查就没通过,就连十大发现,朝阳有一个遗址叫半拉山,那年连十大都没进去,那是应该进的,这个遗址非常好。是不是因为全面而肤浅呢?这个东西为什么他没人管了?是我们对他认识都到头了?其实不是,这就是我下边要讲这个牛河梁,很多事儿都有它的原因,这就是要讲第二章的。
第二个我要讲牛河梁的这个墓葬是王陵,当然了不是每一个都是,这里边有王陵,这是我主要观点。我们就先讲它的环境,这是第一个问题。整体环境与中心大墓的墓葬内涵来说明什么问题,王陵要有什么硬件?就是讲这个意思。牛河梁他最引人关注的这个是女神庙,最复杂的现象是祭祀冢,最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南北两区的明显划分,北区集中的是各类建筑,是活人举行仪式集会的地方,南区是他们安息的地方,就是墓葬。当时先发现女神庙以后,女神庙就变成第一号了,实际女神庙是一个附属建筑,女神庙实际上在第二区,二区一个大平台,主要是搞活动的地方,今年和去年试掘的地方,就是在大平台。这是牛河梁的报告,这个是我给他恢复的,不一定准,但是探方这个地方报告说就有门,这个地方有什么呢?有那个女神像,它是用素胎做骨架,外边糊的是泥,最后再涂上颜色,我把这种叫偶像,我认为它不是女性。这边还有一个房子,50平米的半地穴建筑,整个是大平台,有断断续续的墙,都不是一个时候,这边有门,这个地方说我叫偶像库,这个叫祭祀库,原来就是女神庙。而且牛河梁的分期是这样的,它有三个时期的东西,第一阶段的是一般生活用器就叫下层遗存;第二叫下层墓葬,第三层就是上层,我今天讲的都是上层这几年的,就是红山最晚的这套东西。这套东西它的年代在距今5500 、5600左右,就是BC3771到3520左右。这就是女神庙,女神庙挖了一点就给填上了,为啥填上呢?说文物保护需要,这个就是长条形,他们认为是从这进,这里两边有两个耳室,这是单体建筑,这30年前我就写过文章,我说这个东西不是庙,这是库房,因为庙的话,他这边都是祭祀冢承台的,他应该是横过来,丁字型的没法朝拜。这就是出土的这个偶像,实际上我研究完古蜀我才知道这玩意是男性,因为研究古蜀的青铜人头像,铜人头像的小平头都是男的,女的要有发髻,不光古蜀,半坡的那个人面鱼纹也是这样,还有凌家滩的玉人的全是男的,那都是小平头。为啥都管那叫女神呢?因为这里边出土了女性的第二性征,一共出了4件,有2件是采集的,那就不能算这坑里的了,坑里只出了两件,才10公分,所以现在他们写报告已经不提女神了,没有女神,女神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在别的任何场合下又不说,这是不对的。这种小平头,但是他没有三星堆的辫子,但是他后面应该有头发,韩建业研究过中亚西亚的女性陶塑小像,女性的头都是尖的,就算不是尖的,也要画个叉,这是半坡图像,这是把三星堆二号坑的宝贝拿出来了,我认为在人物分类上,性别应该是第一标准,这个就是男的,但他这个耳朵上戴的是铃铛,女的是带的是耳环,男的穿鞋,女的不穿鞋,男的需要战斗,他脑袋一晃直响,再带个面具就把敌人给撂倒了。你看这是半坡的,大家看看为啥带叉?这都是女的,这是男的,那时候只要上面有尖,就是因为她有发髻,这个巫觋早期是女的多,到了三星堆这个地方就是男的多了,它俩相等的时候应该在哪?应该有两种阶段,良渚反山墓葬是不到5000年的。这就是当时为什么认为是女性,这两件标本,因为太小,这个也不提了,因为他对不到那个头像上,当时他也不知道那个是男的,现在我说他是男的,他们辽宁很多人都认为是差不多,但是他不会说我们不应该说女神庙,但是我也不是说女神庙一定错,当时那时候还没发觉,红山从83年挖到2003年,又写了10年报告,13年还是12年推出来的,考古都有一个周期。
这就是祭祀库,就是祭器库,出筒型器的地方,它也是长条的,这就是所谓的咱们说的筒型器,它经常摆在什么地方?摆在地坛的周围,牛河梁这陶器很简单,还有塔形器,塔形器实际上就是放在这个球台上面尖上,筒型器是放在周围的,好像跟别人圈起来,我这是我的地方。还有一些=下层的陶罐是在墓葬里。这个叫南区了,你看南区都是在山头上,好个山头,有第2地点、第3地点、第5地点、第16地点,这些要在地图上一会能看出来,他们好像有点排列,最厉害的、最大的就是第2地点。你看高度北区比较高,南区比较矮,北区基本是680米,这边都是650米,这个布局实际上是前朝后寝的布局,宗庙式的这个特点非常明显。这中心大墓全是山头上的东西,都是自然形成排的,这是一号地点就在大平台,这就是二号地点离它最近,三号地点比它高一点,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建造大平台的时候的一个观察点,不是后来的,然后那3号5号,这边有15、16号,古代这个东西也很像三星堆,它就是顺着东北偏东这个方向下来。这里变成两个区域,这个区就是北区,这边是南区。但是现在像北京故宫,还有这些后世的帝王庙,都是庙在里面,就是墓在这边,这个是跟现在的是不一样,但是它基本的布局是这样的,都在山头上。王陵是不应该在城里,也不应该就和别的墓搅和在一起,他一定有自己的一个独立的地方,这就才是王陵的特点,就是如果我们宝墩找王陵,我们的视野就应该跳出城圈去,我们要再去把好好分析地形。这有几个墓地,这是2号地点,我说这个地方才是王陵,别的地方不是王陵,然后这是3号地点、5号地点还有10号和16号地点,他们这些墓并不完全是一个等级的,我要讲是这个意思。王陵是有墓道的。他们不叫墓道,叫阶梯,其实就是墓道,而且它外边都有墙,有陵园,外边就这一溜,排了23座,这些墓里边都出玉器,而且非常精美的玉器,跟他不一样,他们都是外边迁来的。
下面这个是第三地点或者第五地点的,这种样子就肯定不是王墓了,但是他有一圈沟,这个在雍城秦公大墓外边也是有的,2、3公里一圈,他先有沟后有墙,这是王陵他要封闭的,后来的墓主要搭到前面去,这是一种家族墓的埋法,如果自己占一个地方独享,级别就肯定比他们高,我是这么认为的。你看看南区的墓葬说明,以北为尊是牛河梁整体建设的一个思路,前朝后寝的布局,是按照陵园的标准修的,它有不是的部分,但是它突出的是二号地点,这二号地点非常大,而且你要考虑他前面还有活动的地方,一号大平台那个地方,那个地方有搭台唱戏的,我们见过很多地方,跟它特点一样的,都是王墓。
牛河梁上边的石头建筑上面是有享堂的,享堂是干啥的?就是祭祀先人的地方,在很多墓葬或者很多墓地跟祭坛发生关系,这样的墓地我认为都是家族的,跟这有关系,但是一旦享堂跟个人联系起来的时候,那就应该是到了帝王的位置了。现在讲的妇好墓上面也有享堂,妇好墓不是在王陵里边,他是在宗庙区,地方不一样,因为殷墟的王陵在侯家庄,有13座大墓,还有一座是空的,正在建的。他们因为当着大官他就要就给自己修墓了。再往后也都有享堂,比较典型的就是中山国的王陵,我这个是想说明什么?这两个墓葬是王陵,这些墓、这些高等级墓葬就在这一个墙外,现在这个墙也已经都没了。但是如果没有墙的话,它就不会这么一线排的,这原来是有墙的,这就是已经有陵园的意思了,他上面有建筑,有享堂,又有墓道,跟后世的王陵完全一样,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就不把这个问题讲出来,为什么要给我这个机会说,我现在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第二地点的建设是有共时性的,啥叫共时性?就是他们同时建的,就一次规划同时建,所以没有互相碰撞或者打破或者是摩擦这种破坏,没有这个情况。为什么他要一次建这么多墓?你说一个墓是王陵我理解,但是他们怎么这么多王陵都往一块挨着建,要引出下面的问题了。
红山文化的祭坛,它就是有两种,一种方,一种圆,这也是我30年前写的,我说圆的是和方的各是各,它可以组合可以分,那时候只有圆的一种东西,后来朝阳半拉山发现方的,上面还有建筑,这就是证明了我说圆方是两个单元,两个加在一起才叫完整的组合,牛河梁东山嘴就是一套完整组合,牛河梁第二地点它正好是东山嘴的三倍,它是三个方的三个圆的,我就认为当时这个地方他们有一种联盟的机制,咱们几个是一个中型联盟,我们谋求的是要在牛河梁建大联盟,所以我们就倡导死后就埋在这儿,中国人有这个特点的,这就让我想起当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时候,就是抬着棺材去的,那就是明志,死也要办成这件事,咱哥几个啊世代相好,咱们一定要在一块,这是我理解的。这就是半拉山的祭坛,上边红的应该是柱洞,有一个是祭坑,那一圈上面有建筑,所有的这是一个公共墓地的祭坛,方形的,方形的祭坛就是供奉先人你的搞点纪念追思活动。
刚才是讲的是布局形制,现在就是讲墓葬内涵了,主要的特点得事先说明一下,像这种东西基本是祭祀冢下层的,上层都是玉器,没这玩意儿,但是这些器物还都在,这叫塔形器,就放在圆的祭坛上面,但是这年代太久了,风吹日晒的,复原一个很难。下面我就开始介绍玉器,这是鹰嘴,这也是鹰嘴,倒过来看也是,这一边是俩;这个是M16的那个鸟,一看就不是鹰了,这个应该是天鹅,你看到没有?大长脖子,这个有大脑门;这也是鹰头,这可能是极少的,这太小了,这玩意说没弄好,原报告叫龙凤。我说这就鸡兔,哪有龙我哪有凤?鸡脑袋这边应该是兔;这个他们认为是枭首,我一看你没看到对。这边看他是一个,那边看他是一个,这个应该是四个鹰的,为啥四个鹰?可能是联盟;这是第5地点的,他这东西都有缝的东西,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佩在身上的,是应该缝在编织物上,三星堆也很多东西都是缝在编织物上的,所以它出土的时候它反的。这就是以鸟为官的记载,很多人都愿意用这些材料。这个是隼,隼的嘴跟鹰的嘴不一样是,鹰是靠爪子吃饭的,这个隼是靠嘴能给它掐开的。所以这个啥叫隼呢?隼就是叫海东青,从辽代以前都是用这种鸟的,这个应该是鹰的,这个是咱们神树上常见的那种。这个我看跟秃鹫很像,这个是鸠,大家都知道诗经第一个就是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就是鸠。这就是鹤,鹤舞白沙。中国所有文化里边都有鸟,庙底沟彩陶里边人家还有三足乌,良渚有大汶口有,哪没有?哪都有。而且咱们三星堆这个鸟,他要没有饲养,没有长期的饲养和近距离的接触,他能做出来吗?那时候就熬鹰,你怎么训练海东青?海东青是可以在空中绞杀天鹅的,为啥王他是用鹰而这个墓是用另外的?级别不够,他在最外围,所以鸟有分类来有表示等级的意义,他们是用自然界的凶猛程度来表达我们人世间我们地位的尊卑。用玉制度照亮了王侯将相,我认为这是最早的玉器制度,告诉你,你是干啥的,他没多少,只有20来个人。再到《周礼》的时候,周代初年或者晚年的时候,他的官职的职位是360,他那个书上写的在商代的时候,我们官只有120,夏代的时候只有60,比夏代早的时候只有20。这个是猪龙,他们说猪龙是干什么的?我说猪龙就是搞狩猎的人发给你一个,因为他是渔猎经济,他管狩猎,而且那不是猪,是熊。这个为啥是熊呢?在原来叫偶像库里边出熊爪子,还有泥塑的熊爪,还有熊的烧着的骨头,而且立耳朵玩意绝对不是猪,要猪干啥?没意义,饲养的,一万年就开始就养那玩意儿,你不用把它做成玉器,中国古代的礼制是怎么发生的?是跳舞跳出来的,他们打完猎以后一高兴就要发泄,他们要有统一步调,久而久之才形成仪式。所以为什么有人说所有的王者都是巫,因为所有的王者都会跳舞,夏禹就有禹步,还有一个舞蹈叫九朝,跟楚辞的联系很多了,就是说跳舞的时候就发生这种东西。这些东西应该是从那个时候演变过来的,越来越扁,这东西原来是方的越来越扁,后来鸟头就没了。用这个去能断代的就是牛河梁本身,那些墓葬也不是一个年代。
还有一个斜口器,这斜口器也跟咱们这儿有关系,这斜口器咱真不知道他是干啥用的,但是有人发现他在脑后边出土的时候,就说他是束发用的,在脚底下发现的时候,不知道应该说的是啥了,但是偶尔有时候一个墓里很少的情况,就是出两件,就有意思了。勾云器是他这个报告肯定是分的有错误,他把梳形器和勾云器都混在一起了。这就是斜口器,我要是我自己想,我如果把它劈开的话,把这一个斜口去劈开,每个都是斜口,对吧?我不知道我也讲不出来,但是这斜口跟盟誓有关系这,这就好像有某种天然的联系,这都是里边加工的痕迹。这种东西的变化是早期瘦高,晚期矮胖,很符合孙华对铜人头像的研究,包括那个筒形器也是这么变化,到晚期都矮胖,一个文化里很多器物都有具有同样一种演变规律,那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梳形器。这梳形器不知道是干啥的,但是给人感觉这不是也是个鸟?这个东西是不是还有别的用途?我也不知道了。
这个就是我讲王权世界,我认为他是不是一般的村,不是像他们说的一般的祭祀,但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不要强迫让人家接受你的观点,对不对?慢慢研究大家就知道了,这就是王权。我们考古学研究很多东西都是从已知去推未知,这是符合因果逻辑的。讲逻辑关系,当年邹衡先生研究夏文化不就是一点点挤出来的,是从已知去推的未知,就是邹衡先生在夏论文集里面讲的他的方法,我把商的什么都确定了,那早的那不就是夏了吗?现在好像三星堆出来有一点中原好像没夏了,网上有说这三星堆才是夏,我觉得还不一定是。因为三星堆就有很多东西是从二里头过来的,从山东过来的,应该是从大汶口这一个系统。邓聪研究过牙璋的起源是山东市的,山东龙山市的牙璋是最早的,完了才是石峁、二里头、望京楼......就这么一点点类型过来,后来就又能到越南去,这就是王权的一些标准。后世帝王陵肯定有陵园的制度,要有罩沟围墙,独处一区,对不对?要建有享堂建筑,牛河梁全都有,所以我认为牛河梁绝对是早期中国的天下第一陵。
咱们现在就开始讲祭坛和墓葬的关系,咱们说过就这么几个关系,一个是共享的关系,一个是独享的关系。只要是共享,它就不是王陵,他就是族墓地邦墓地,这是凌家滩,这个就是邦墓地,反山、瑶山、会关山的墓地就是族墓地,所以有人说那是良渚的王,我就说那肯定是错的,按我的三件套的等级,良渚也就是到二级他两个三件套跟寺墩M3是一个级别,所以我认为那就是个巫师。接下来我要说王,牛河梁的是王,三星堆二号坑这里边的大铜立人是王,他一手抓祭祀,一手抓军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都在他那儿体现了,谁是王?那边就是一个巫师,鬼魅气息很浓,没有霸气,全是头饰那些东西,很多人愿意研究良渚,愿意把这一个头饰拿出来,一件器物玉锥形器拿来排,说这有9件,我说这为啥不对?咱就讲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比两把枪谁更厉害,你把子弹挑出来,你说他俩谁厉害,那不行,你得放到梭子里边对不对?梭子得插到枪里头,你才知道谁厉害吧?因为一头饰上的东西是组合起来才能用的,你怎么能拿一件器物来跟我比,我说这我都不用跟你说别的。你是按照你自己的理想观点去找那个证据,你就不管它有用没用,反正有差别我们就往前拿。这就论从史出还是以论载史,这是我们考古研究的区别。再一个这个墓道我讲是非常重要,那就是人活着才建的,什么样的人活着才能建墓呢?那不就是王吗?后世都这样,前面应该一定是这样。但是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是不知道,我们现在只知道牛河梁是最早的,有可能还有牛河梁更早的,这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根据这个逻辑关系共享还是独享我们就能区分我这是不是王陵,如果我们将来要做,你古蜀肯定再往前走,三星堆文化也找他的王陵。你看这个是瑶山祭坛,他这么多墓放在这儿,他怎么是王墓呢?这是凌家滩的,他就没整明白这个祭坛到底多大,这就不成形,你要不成型这里边肯定有问题,按照咱们田野来讲,所以这些我说都根本就不是王陵,是你自己这说的是王陵,没标准的。
还有制度创新,我就先讲的是牛河梁的年代,牛河梁是属于红山文化的晚期了,他比凌家滩要早300年,比良渚反山、瑶山墓地早数百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以前研究说反山、瑶山墓都是良渚中晚期的,后来良渚又变成5300了,你就不能把良渚文化和良渚文明当一回事,所以我研究了半天说文化这个东西是先天的,文明是后天,不是说有文化就有文明,是有了文化发展一段时间跟别人碰撞才有文明。对不对?文明是后天,国家是物质的,国家你要不找着城,谁能承认你是对不对?国家你没有大墓,没有大水坝,没有观象台,这些物质东西谁能说你是?你光拿陶器不行,所以国家是物质,文明是啥?文明是制度,你要研究三星堆,你要研究庙底沟,你要讲清它制度,有没有制度创造,这就是总书记讲的独特的制度创造,这就是要讲制度优势。
而且我就认为牛河梁关键一条,它是个联盟总部,要光是陵在这放着,不在开会,不在这集会,集会是要达成一定目的,不是旅游,就是一定达成共识才叫集会,因为我去年给他们讲的时候就是讲联盟总部,现在还要讲还得讲王陵,因为王陵这个问题我觉得比总部的问题还要重要。你把王陵确定出来了,我们才知道啥叫王权世界,啥叫文明。我们文明的标准到底是啥?你得有王出现,你看这个是总结他们的猛禽创造可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来没人用。因为它发展用猛禽这种太简单的太朴素了。太具体了那种表达,不可能表达比较丰富的社会关系,这就是王权社会。官职这个分工,凭玉我就是干这个的,我就是这么个官,当年可能都是领导班子成员,这就是最后他是最早的、最古朴的或者最原始的国家的一种形态。这就是我刚才讲的这几条。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研究,往往是把文化当文明的,我相信我讲红山文明到牛河梁这段只是能产生牛河梁文明,只是在红山文化的中晚期才能产生,早期没有。些包括石峁的早期,它没有城,陶寺的早期,它也是只有小城没有大城和观象台,很多文明都是这样下来的。但是我们在用的时候,往往会忘掉了这一点。
另外因为今天我是讲王权就没讲,牛河梁下层级这种全是彩陶,是可以分类的,我是研究了研究了古蜀以后,我研究的红山研,我就发现仰韶的彩陶,王仁湘先生曾经写过一个中国史前艺术浪潮,他说那是艺术品,我后来发现他就写错了。我认为这个彩陶是礼器,我早就说它是礼器,彩陶的社会属性,后来你找在马王堆里,马王堆不是有一个讲中医导引图,有很多样式的,彩陶里都有。彩陶是一种制度,联盟用彩跟祭天用彩是不一样的,彩陶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完全不一样,现在用用玉制度是从牛河梁开始的,比牛河梁早的玉是在小南山,是在兴隆洼,是在辽宁阜新的查海,都有玉器,但是真正的官职的只能是在牛河梁,那些都是在耳朵上都是这种装饰品。当然装饰品在有的时候也有等级身份意义。还有联盟制度,就有很多珍贵的历史线索,他刚露一个头,这是需要去发掘,不是说他一定就如何长短了不得,但是这个线索你要接着往上一根一根找的话,你就能把这个事说清楚。
这时候我们就感觉到苏秉琦先生讲满天星斗,我们讲文明的时候讲文明探源,要回归到黄河中心论,那就走死胡同。我们要找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意思就是多元一体。我们要讲文明互鉴,必须走这条路,我们才能把在历史上被刻意给选择性没记录那些文献,给予他有应有的地位,长江流域肯定它有自己的的传统,是不是口耳相传?反正文字是没有现在,但是挖着没准能挖出来。
我讲我刚才说了一遍,满天星斗话起源,结合部处最耀眼,制度创造奠基业,王者霸气书凯旋,就是牛河梁的前朝后寝的布局是宗庙朝拜的布局,三星堆祭祀坑前歌后舞的方阵是巡游的,这是巡游展示,就是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是两个体系,这个体系的区别多了,我刚才也讲了,在历史的长河里边,北方都是整合资源的主导地位,所以长江有很多我们不知道,只是因为有了考古,把它们挖出来了,要不然他们永远不见天日。所以咱们搞考古的人是创造历史的人,所以大家要珍惜自己职业。
谢谢大家!